上庄姜:生姜 被河南省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

浏览次数:2236 发布日期:2020-01-01 15:45:36

上庄姜产自河南省博爱县上庄村一带,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这个生姜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,它又是如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呢?

  据当地史料,上庄姜有1700多年种植历史,作为药食同源佳品,在《神农本草经》和《本草纲目》都有相关记载,早在春秋时代,孔子就有一年四季不离姜的习惯,在《论语·乡党》中有"不撤姜食,不多食"之说,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《论语集注》中,对孔子食姜的嗜好进一步作了阐释,说姜能“通神明,去秽恶,故不撤。”。晋代文学家潘安任怀县令时曾写有"瓜瓞蔓长苞,姜竿纷广畦"的诗句,生动地描述了上庄姜的种植及生长情况。“前乔篓、后乔筐、苏寨萝卜上庄姜、七方姑娘不用相”的谚语自古就有流传,清乾隆十五年,乾隆朝拜月山寺时品尝上庄姜后赞不绝口,将其钦定为宫廷贡品。时至今日上庄姜的种植面积已达300多公顷,年产量600多吨。

  博爱县上庄村一带地处太行山南麓,黄河北岸;太行山水系流经地下最后注入黄河,加之黄河水长年累月泥沙冲积,所以该地区土地水分含量很高而且非常肥沃;冬季时分,北方地区大多冰天雪地,但是由于高高的太行山阻挡了西伯利亚吹来的冷空气,该地区的温度相对比较温暖湿润;这样一来就在这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气候条件“春不过旱,夏不过热,秋不过涝,冬不过冷”,被誉为太行山下小江南,这里是生姜可以种植的最北部地区,出产的生姜无论在产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比其他地区高出许多;这种姜个头较小,百煮不烂,膳食纤维含量比较高,粗纤维含量在1.2%~1.3%之间,它的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是天然的杀菌止痛剂,它的姜汁更黄,味道更辣;上庄姜的香味比普通姜更浓,说明这种姜的生姜精油含量比较高,可达到0.35%,是普通姜的2倍以上,多年以来上庄姜作为地方特产已经是远近闻名,特别是有了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后,当地的姜产品已经通过网络销售到全国各地,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。  上庄姜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优点,深受百姓的喜爱?


  由于这种姜糖膏对人体的好处众多,因而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,2009年6月上庄姜的种植与加工被河南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,作为当地的一个特色产品名片推向全国,给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。  在以上庄姜为原料的产品中,最出名的要数上庄姜糖膏了。上庄一带当地的百姓家家户户都会熬制姜糖膏,可以说是家庭必备养生食品。相传唐朝初年,药王孙思邈行医经过怀庆府(今河南博爱县),适逢寒冬,药王看到当地人们面黄体虚、胃寒疲顿,就用当地生姜取汁加入红糖、蜂蜜、金银花、甘草等熬制成膏让人们当茶冲水饮用,人们喝后,顿觉胃暖身热,百脉舒肽,精神旺盛,一扫寒疲之气。后来人们发现经常服用此膏能使人面色红润、神清气大爽,同时具有暖胃、活络、驱寒、醒酒,尤其对体虚肢冷、脾胃虚寒、风寒感冒、咳嗽有独特的功效,女子服用此膏更有温经止痛、暖宫助孕、调理气血、美颜瘦身之效果,于是姜糖膏便在此地流传下来。在清道光年间,经当代名医指点,在用料上作了调整,完成了独具特色的姜参膏,也就是姜糖膏,流传至今,造福无数女性。